您好!欢迎访问J9集团官方网站官方网站!

营业时间
MON-SAT 9:00-18:00

全国服务热线

公司门店地址
荔湾区中山八路新虹街58号

J9集团官方网站

j9集团

征税与抵扣的新博弈:快递与货运谁更得利?

来源:网络日期:2025-08-17 浏览:

  过去,这句话不仅能规避责任,还能省一部分税。现在不行了。财政部下场,告诉你:谁签了合同谁担责,谁出钱谁抵扣。

  这年头,连税务局都开始分不清你到底是平台、甲方、车队还是中介,那只能一刀切——谁收钱谁扛事。

  税票设计不只是报销工具,它反映的是业务模式的边界。2025年第5号公告,实际上是一次对“票据与责任是否一致”的制度纠偏。

  网络货运平台迎来抵扣红利窗口,但只有承担“完整运输责任”者,才能享有“完整的进项权益”。从节税逻辑回归商业逻辑,是大势所趋。

  在8月12日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的【2025年第5号公告】中,快递服务与网络货运这两类业态被正式“做了个税收定义”。政策全文不到两千字,官方语气平平无奇,但业内人士一读,立马明白:“哦,政策开始讲逻辑了。”

  快递服务被统一按“收派服务”归类征税,堵死“拆分服务、分类征税”的操作空间;

  网络货运平台采购油、电、氢等能源以及支付通行费,在符合“实际承运人”身份、取得合法凭证的情况下,进项税允许抵扣。

  政策看起来只是“进一步明确”,实则是在重构一种更清晰的行业责任边界:你说你是平台?那你到底有没有真正参与服务?你说你在干物流?那你是不是自己扛的单?

  先看快递业。新政规定,凡是提供完整快件服务链条(收寄、分拣、运输、投递)的企业,取得的收入都必须作为“收派服务”收入征税,不再允许以“运输服务”分类来享受较低税负。

  这相当于把快递公司的“毛细血管”也纳入征税视野,避免加盟店、收件点以“挂靠”“合作”“代收”名义在税务上开“模糊地图”。

  这对快递公司而言,不仅是税率问题,更是组织管理的重新审视:你不能再把网点当独立个体,“赚钱归你、税务归我”的时代结束了。

  具备网络货运经营资质的纳税人,在作为承运人身份下采购并提供燃料、能源、通行费给实际承运人的,若取得合规扣税凭证,允许抵扣进项税。

  说人话就是:只要你平台签了运输合同、自己负承运责任,司机用你的油卡跑车,你就可以抵扣这笔开销。

  这对于大量“人找车、车找货”的网络货运平台来说,是实实在在的红利。过去他们因为身份模糊(你说你是平台,实际却像车队),税务上进退两难。

  这个表是政策变化的放大镜——每一个变化背后,都是一类公司的游戏规j9.com官网则在发生位移。

  政策用税务的方式,给“平台”重新下定义。你不能在签合同时说“我是承运人”,等到出事了说“我是撮合平台”,报税时再说“我只是信息技术提供商”。

  过去很多企业的“创新点”在于税收设计,如何通过拆包、混合服务、合同结构让利润合法避税。

  新的抵扣政策对网络货运平台是鼓励也是压力。鼓励在于成本可控,压力在于你必须自己“走上台前”成为真正的承运人,而不是把风险和运营全甩给司机。

  那些一边打着“平台”旗号享受数字经济红利,一边偷着绕责任、绕票据的公司,这次得真刀真枪上台考试了。

  说到底,税不是企业的负担,而是对企业身份的确认。你想扮演什么角色,税收会帮你定义清楚。

  所以,别再藏着掖着。在发票面前,每一个“角色扮演游戏”,最后都要回归现实。

  这次发票,割得不只是快递员的电费,还有平台的模糊边界和一整个行业的“灰色幻想”。

  “我不是物流公司,我是撮合平台。”过去,这句话不仅能规避责任,还能省一部分税。现在不行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j9集团 丨NEWS